《品三国》之缘起
《易中天品三国》这档电视节目是我初中时候少有的父母准许看的电视节目了,通过这档节目也首次对小时候看的连环画版本的《三国演义》有了更加形象的理解。这档节目给那个文化贫乏的我带了了过于震撼的体验,我买了初代的《品三国》图书,有一段时间也因为《易中天品三国》变成了百家讲坛的忠实观众,更是有一小段时间会买杂志版的《百家讲坛》(不过好像看的不是特别多)。
那时候看起来《品三国》更多的是因为文化生活贫乏、学生年代家长限制较为严格、处于对历史的懵懂理解而进行了阅读,当真要是说能从《品三国》中学习到什么却也谈不上了。
再读《品三国》
2018年当时还在上一家单位,客观来说当时工作量没有那么饱满、干劲也不太足,同时我对历史、人性也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有了新的认知,逐渐萌发了通读一遍中国史的想法。《品三国》就成为了一个切入点,在《品三国》之后我还看了系列百家讲坛的节目(比如有易中天《品三国》、王立群《读史记》、阎崇年《清十二帝疑案》等)。配合着《品三国》的视频,读着新买的《品三国》,尤其是看到最后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角度看除了“历史的必然”,突然又感觉到荡气回肠,用颇为玩笑的话来说就是格局一下就打开了。
这里我说一下,我读历史反而不是很在乎时间、空间甚至包括历史的真实,我更多的是从了解人性、学习如何做人,可以直接说成如何修炼成为“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”的一个人的角度去的。
2021年10月,为了清书(买书如山倒,读书如抽丝呀)决定再读一遍品三国,历时近一个月终于又看了一遍。
额外想说的话:
1.小时候那本连环画版本的《三国演义》当真是YYDS,以后我也买一本给我的孩子看。
2.三国历史,小的时候看更多是历史,有了岁月的磨砺以后看的更多是人事、是历史的大局观。脱离了人生阅历学习历史、政治,独立地、片面地学习是不可取的,这也是我为什么不赞同孩子从小学习文科的原因。
3.买书如山倒,读书如抽丝呀。现在这个年龄已经不再在乎买书的这点资金了,但是看完一本书是真的累呀~!希望后续续一年能看完文史类的12本书,读完1本专业类书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