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籍类型:散文
开始日期:2019-07-29
结束日期:2019-08-06
所用时间:8 hours
书籍评分:★★★★★
整体点评:我很喜欢的一本书,这本书是吴晓波的散文集,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在岛上一个人闻着桂花香品茶的场景,希望什么时候我也可以过上我想要的生活。
P005 作为知识分子,你必须有一份不以此为生的职业。
P005 20世界90年代末,房地产业悄然趋暖,在财经世界浸淫多年的我,对照欧美和亚洲列国的经验,意识到这将是一个长期行情,而我一生中也许只能经历一次。于是,我将几乎所有的稿费积蓄都投掷于购房。
P006 自由是世俗的,它不在空中,不在别处,它就在地上。作为一个读书人,你能否自由地支配时间,你能否自由地选择和放弃职业,你能否自由地在四月去京都看樱花,你能否自由地与富可敌国的人平等对视,你能否自由地抵制任何利益集团的诱惑,这一切并不仅仅是心态或勇敢的问题,而是一种实现能力。
P012 喜欢,是一切付出的前提。只有真心地喜欢了,你才会去投入,才不会抱怨这些投入,无论是时间、经历还是感情。 在这个世界上,不是每个国家、每个时代、每个家庭的年轻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所喜欢的未来。所以,如果你侥幸可以,请千万不要错过。
P012 原来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,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,这次浪费是否是“美好”的。
P016 房子是建来让人住的,服装是剪裁出让人穿的,所以,合体舒服是第一要义。做文章是让人读的,也应该这样。
P017 人过了四十,才突然开始享受寂寞。
P017 一个不成熟的男人是为了某种崇高的事业英勇地献身,一个成熟的男人是为了某种高尚的事业而卑贱地活着。
P027 他(张五常)说:“问题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,做学问要找重要的入手,选上不重要的问题下功夫,很容易转眼间断送学术生涯。”
P031 读书读到我这个年龄,有时候会生出“无书可读”的感叹,这不是矫情,而是因为每年的新书榜单等等已经与我的需求无关,同时,受个人知识体系的局限,费力自觅新食的难度自然便增加了。
P031 我选择的办法大抵有三:……其二,从读到的书中抓出一条线索来,……第三个办法就是设定一个研究的方向,一路生磕进去。
P036 时光对每一个人、每一个时代而言,都具有同样的意义。昨日的叛逆,会渐渐演化成今日的正统,继而又“供养”成明日的经典。
P044 书桌是一个象征,一个读书人富足踏实的象征。
P051 这十多年来,我到岛上的次数并不频繁,每次栖居数日,又匆匆离开,回到那个喧噪嘈杂的都市里,归根到底我实在还是属于那个世界的。不过,这里带给我的、别样的快乐,却无法用金钱来量化。
P052 人生的路,有的时候越走越窄,有的时候越走越多,但是,每一次选择,便注定意味着无数的错过。
P054 年轻的时候,我们总想一夜成名,张爱玲说过的“出名要趁早,来的太晚的话,快乐也不那么痛快”这句话,真的耽误了很多年轻人。
P054 所以,在与众不同的背后,往往是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辛苦。他们简单地长跑,简单地做一件事情。他们做事,只为意义本身。所谓的成功,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,它也许水到渠成,业务永无来日。
P056 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,其实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的,要么是血,要么是汗,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时光。
P062 金钱是一个天平,你可以在上面称出一个人的成功、一个企业和品牌的价值、一个国家的国力。换而言之,人生的、社会的乃至国家的价值,至少有一半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,而它们的“金钱价值”,又都是相对的、辩证的。
P063 没有享受过金钱的人,的确无法真正体会金钱的美妙与邪恶。
P065 在这个意义上,一个人对待金钱的态度,其实也是对待生活和生命态度的某种投影。在所有的人间故事中,把人引向毁灭的不是金钱,而是他本人的作为,金钱在人类悲剧中所起的作用,从来不是主动的,而是被动的。
P074 中国近百年历史,其实就是关于革命与改良的选择。让人高兴的是,在刚刚过去的30多年里,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,一个国家的经济腾飞完全可以不经由社会和政治革命的途径来完成,在经济的和平崛起中,没有爆发大规模的社会动荡,没有发生饥荒、国家分裂和民族对立,绝大多数的民众是这场改革的获益者,渐进式的思想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共识。
P079 中产阶级的成熟是让一个国家摆脱非理性疯狂的唯一药方。
P100 在这场摧枯拉朽的大变革浪潮中,所有的当代中国人都被裹挟前行,然而,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受益者,并不是每一份付出都获得了应有的尊重和回报,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“激荡三十年”,它百色杂陈,一言难尽。
P106 如果没有用自己的脚去丈量过,用自己的心去接近过,你无法知道这个国家的辽阔、伟大与苦难。
P124 张謇多有名言留世。他曾说:“一个人办一县事,要有一省的眼光;办一省事,要有一国之眼光;办一国事,要有世界的眼光。”
P139 南宋灭亡之后,蒙古人统治了中原98年,之后又有明清两朝,其高压专制程度远远大于宋代,更糟糕的是,实行闭关锁国政策,中国人的格局从此越来越小,文明创新力也几乎丧失殆尽。
P139 人生如草,活的就是“从容”两字。
P145 在“太阳花”学生运动中,反对的意义大于反对的内容,或者“占领台湾行政主管部门”作为形式本身,就是诉求的全部。
P171 马克斯·韦伯在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》中认为,在中产阶级仍很落后的国家,都曾有一个鲜明的特征,就是盛行不择手段地通过赚钱牟取私利,这几乎是一个无法超越的阶段。而成熟商业社会的标志则是,人们从对物质的追逐中脱离出来,开始去发掘生命中另外一些抽象的、形而上的价值。
P172 这位终生节俭而倔强的印度人(穆罕达斯·甘地)将下列现象称之为“可以毁灭我们的事物”,它们包括——没有规则的政治,没有良知的快乐,没有劳动的财富,没有个性的知识,没有道德的生意,没有人性的科学,没有牺牲的信仰。
P176 美国开国元勋本杰明·富兰克林在他的自传中,曾经用13个美德来描述“完美的人格”,而其中第一个便是“节制”。他的原话是这样的:“食不过饱,饮不过量。”节制能使人头脑清醒、思维敏捷、提升效率。
P180 预感基于这样一个事实:在企业即将崩盘的前夕,孙宏斌很好地维护了与当地政府的关系,解决了与银行的债务问题,对那些遣散的员工也尽量妥善安排。也就是说,在最困难的时候,孙宏斌唯一竭力保全的资产是信用。
P184 管理是一个连续反馈的过程。
P234 历史常常作选择性的记忆,因而它不是真实的,甚或如卡尔点波普尔所说的,是“没有意义的”。
P244 对褚时健的同情和致意,超出了对其案情的法律意义上的辩护,其实质是一个财富阶层对自我境况的某种投影式认知。
P256 对一个人而言,多么尴尬或难堪的事情,一旦能亲口说出来,便表明它已经“落地”了。
P257 病人比健康人更懂得什么是健康,承认人生有许多虚假意义的人,更能寻找人生的信念。
P259 在很多时候,一个公众人物对于大众来说是一个符号,它寄托了人们对某一种信念及生活方式的认同或否定。
P286 中年两千年来,以道德代替法制,至明代而极,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。
P320 在这一形势下,邓小平展现了东方式的智慧,他提出“不争论”原则,宣布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,因而创造了一个容忍“破坏性创新”的公司氛围。